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吸满了污染物,需要经过一番复杂的操作才能安全回归大自然,否则之前的辛苦全部白费了。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
浓缩、调质和脱水三步属于预处理,稳定是通过厌氧消化的方式让污泥里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干化则是污泥彻底变成固体。
稳定和干化是污泥处理的核心,尤其是稳定阶段,需要经过30天厌氧消化,彻底消灭病原体,并让污泥里难以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分解。但是这些污泥经早就经历过厌氧和好氧的洗礼,要是有那么容易分解也不会变成剩余污泥了,所以得在预处理阶段想想办法,给稳定阶段减减压。

01高压锅煮污泥的技术
高压锅煮污泥的技术叫热水解,在密封的罐子里对含固率14-18%的剩余污泥加热加压,随着压力逐步提高,最高温能上升到180°C,煮完的污泥通过闪蒸的方式泄压,产生的蒸汽还能送回去加热新污泥,节省能源。
热水解能耗比较高,所以现在运行的热水解项目都绞尽脑汁的节能,比如用热电联产的废能加热,不够的话还可以从隔壁厌氧罐弄点沼气来点锅炉。

02热水解的好处
节能、产沼什么的先放一边,热水解最大的好处其实是提高后续厌氧消化的效率,污泥蒸煮超过30分钟就能大幅降低粘度,让厌氧罐进料不再便秘,甚至可以先脱个水,让进料浓度翻一倍都不会堵。
经过热水解,污泥结构被破坏,大分子物质散成几团,本来厌氧消化啃不动的现在也能啃了,有机质降解率平均提高50%,而且平时要在消化罐里蹲30天的污泥,现在只需要蹲20天。高分子被打散还意味着污泥胞外聚合物的结构被打破,里面存着的结合水被释放出来,给后面的污泥干化省不少事。

03热水解带来的问题
虽然热水解能大幅提高效率,但污泥处理厂贸然添加了一套热水解设备,那可能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谓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拖热水解的福,隔壁厌氧罐硝化效率翻了两倍,沼气产量也翻了两倍,如果收集设备没跟上或者还直接“点天灯”的话,那一定能登下一条事故安全类新闻。
有机物消化得越好,氨氮释放量也就越高,这些氨氮都在厌氧罐的上清液里,如果污泥处理厂在污水厂里,那这部分液体会回流到好氧池,当然回流量需要严格计算,否则就等着出水总氮超标吧。
如果是独立的污泥处理厂或者氨氮量超出污水厂的脱氮能力,这就需要加套设备单独处理了,常用的是吹脱工艺或者厌氧氨氧化工艺。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nvir-info.cn/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