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荣耀版天山全攻略?众所周知的天山,是新疆的天山。但古诗词中提到的天山,不尽然全指新疆的这个天山。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明月出天山”,这里的天山指的是祁连山。祁连山在甘肃与青海之间,连绵起伏不
天龙八部荣耀版天山全攻略?
众所周知的天山,是新疆的天山。但古诗词中提到的天山,不尽然全指新疆的这个天山。
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明月出天山”,这里的天山指的是祁连山。祁连山在甘肃与青海之间,连绵起伏不断。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因此祁连山古称天山。
在唐朝,吐蕃逐渐强大,并开始越过祁连山侵犯河西和陇东。“关山月”中“胡窥青海湾”,这个“胡”,就是指吐蕃。祁连山已成大唐的边界。“关山月”正是描写了戍边将士之苦。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里的“去时雪满天山路”,天山,就是新疆的天山。
岑参是唐朝边塞诗人,在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任过职务。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后来分治天山南北。
另外,诗中的“轮台东门送君去”,唐代轮台这个地方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在新疆,确定无疑。
其他古文献,文学作品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里的“心在天山”,代指边疆前线,是祁连山还是天山?恐怕无定论。个人愿意认为指的是新疆的天山。因为“当年万里觅封侯”,“觅封侯”指的是汉朝班超投笔从戎,以觅封侯的典故。班超收复西域众多国家,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从这个意义讲,天山指新疆天山,可以讲通。
《穆天子传》
3000年前的周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这个是新疆天山。
天山对面是什么山?
古诗中的天山,有的指新疆的天山,有的指青海甘肃的祁连山,不能一概而论。
一、指现在横亘中亚和我国新疆的天山,比如岑参的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而《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也是创作于此时,当然诗中的天山也是指现在意义上的天山;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还有宋朝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处的天山,也是指新疆的天山,汉唐时期的边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历史原因加上宋朝军事落后,导致汉唐以来西域大片领土被胡人侵占。“当年万里觅封侯”指的是《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陆游一心想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像班超一样,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回到汉唐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岁月。所以心在天山,就是像班超一样的报国之心,当年班超在西域,所以此处天山即指新疆的天山。
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就更直接明了,出了嘉峪关,基本上看不到祁连山了,加上林则徐是赴新疆上任,所以诗中的天山也是新疆的天山。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二、指现在青海甘肃的祁连山:
为什么这么说?“祁连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因为地理因素,祁连山常年积雪,有大量冰川融水滋养河西走廊,这里水草丰美,匈奴人曾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意即“天”,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又因位于河西走廊以南,故称南山。裕固族的远祖就是匈奴人,今天生活在河西走廊上的裕固族人把祁连山叫做“腾格里奥拉”。“腾格里”是“天”之意,“奥拉”是“山”之意。所以祁连山也叫作“天山”。
我们来看看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是李白在看见征战的场景后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我们已经不能从创作年代来分析李白所写的是哪里,但是诗中出现了玉门关、青海湾,“胡”指吐蕃,所以推断应该是唐军和吐蕃人在青海作战场景,加上白登道,也是指汉匈交战,所以该处天山,即指匈奴人所说的“天山”就是现在的祁连山。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nvir-info.cn/13248.html